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如何预防噪声聋

发布时间:2018-02-06 15:25:16 人气:0


    回避噪声危害,避免噪声聋,防范远重于救治。

    可以采用以下的预防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噪声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例如对强声源采取隔离或移出室外;如风动工具可采用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解决。加强维修减低不必要的附件或松动的附件的撞击噪声;用弹性材料代替钢件。

    二、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

    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以及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应有一定距离(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 

    产生噪声的车间,内部墙壁、屋顶应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噪声向外传播。 

    产生噪声的机器常常伴有较强的振动,因此必须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三、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噪声传播过程中,可以采用吸声消声技术及隔声隔振措施,能够获得降低噪声的效果。(吸声:噪声尖劈,吸音多孔板。消声:用于风道和排气管,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隔声:常见的有声室、隔声罩等。隔声结构应严密且有一定质量以防引起共振。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四、听力保护措施

    ①职业性健康检查。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

 

    ② 日常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噪声监测,对超出国家标准的岗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值。

 

    ③设置警示标识与宣教。设置高噪声区警示标识和提请带防护用品标识。

 

    五、加强个人防护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在噪声环境下作业,劳动者必须配带合适的个人听力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声棉、防声头盔等。

 

    (提醒: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使用单位没有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按有关条款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