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伤的处理
发布时间:2019-03-12 16:10:59 人气:0
目前,冻伤在医学上可按照病理分度即I、Ⅱ、Ⅲ、Ⅳ四度,或临床上按轻度冻伤(I、Ⅱ)和重度冻伤(Ⅲ、Ⅳ)分级;冻伤职业病诊断根据冻伤伤度、冻伤面积、痊愈后可能造成的组织丢失与功能障碍程度综合分级,分为壹级冻伤、贰级冻伤、叁级冻伤和肆级冻伤。详情请查阅《GBZ 278-2016职业性冻伤的诊断》。
职业病冻伤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
立即脱离接触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将患者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暧措施,确保伤部无再次冻结危险;采取积极复温治疗措施(由里到外,由躯干到四肢),直至指(趾)皮肤潮红、肢体变软。转送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外伤,下肢冻伤者应卧床制动。如难以确定伤情时,按重度冻伤处置。
如合并低体温,应先处理低体温;如合并其他严重伤病(伴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中毒时),应依照其对生命安全影响的大小,依次先后处置(参照相应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处理,或请专科医生诊治)。
局部冻伤:对处于冻结状态的伤部,应快速温水复温(40℃?42℃),但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方法复温;已融化组织可用氯己定溶液(~40℃)多次温浸;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扩血管、抗凝血与溶栓治疗等。
其他处理: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