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须知

发布时间:2020-12-04 11:12:00 人气: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须知

一、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地下有限空间有地下管道、地下室内、隧道、涵洞、地窖、污水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有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哪些危险?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着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爆炸、火灾、坠落、溺水、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的风险,其中中毒、窒息、爆炸事故较为常见。

中毒。洪涝灾害后,有限空间内污水淤泥蓄积,它们中的有机物发酵容易积聚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作业人员盲目进入或连续吸入就会发生中毒。

窒息。一方面有限空间内的有机物发酵会消耗掉氧气;另一方面地下有限空间地处低洼,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下沉至低洼地带,将空气挤出。作业人员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下作业会发生窒息。

爆炸。有限空间内聚集的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其浓度一旦达到爆炸极限,与火源就会引起火灾、爆炸。

三、有限空间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作业前的准备

1)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应急预案,并报企业负责人批准。

2)备齐符合要求的通风、监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措施和个人呼吸防护装备。个人呼吸防护装备可根据评估有限空间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相应通风后的检测浓度,选择半面罩或全面罩配备相应的滤毒罐,常见的有防护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滤毒罐。

3)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及其各自安全职责。

4)对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2.作业时的管控

1)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危险存在,杜绝无知者无畏人员随意出入。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在对有限空间采取通风措施后,对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硫化氢、磷化氢、光气等)指标进行检测。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3)作业过程中,还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要对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4)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绳、通讯设备和呼吸防护等个体防护用品,未进行有效防护严禁作业。

5)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监护,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作业期间严禁擅离职守。

6)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负责人报告,严禁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大。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