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看似节省的好习惯,可能是致癌的“元凶”!
发布时间:2025-02-25 14:19:54 人气:0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习惯一:食物坏一点继续吃
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甘蔗一小段变质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好的地方还可以吃。
食用发霉食物可能导致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真菌毒素,可引起中毒、免疫缺陷、致癌、致畸等健康危害。
健康建议:
尽量购买新鲜的食物,每次少买一点,吃完再买。碰撞损伤一点的水果可以吃,但是已经霉变的水果扔掉更保险。尽量少买已经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
习惯二:怕浪费常吃剩饭剩菜
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带来危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经常吃高盐、腌制食品,剩饭菜等是胃癌的“推手”。
健康建议:
与其面对剩饭剩菜时心疼,不如提醒自己和家人做适量的饭菜,别剩下。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两小时以上,不要在冰箱里放超过三天,剩饭菜加热次数不应超过一次。
习惯三:木筷子长期不更换
一双筷子使用几年是不少家庭常有的事,很多人认为,筷子没坏就没有必要换。很多家庭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发霉的筷子上可能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致癌物,容易诱发肝癌。
健康建议:
经常用的竹筷子、木筷子每半年更换一次。洗完的筷子小头朝上大头朝下,让它晾干,避免发霉。筷子横着放,不利干排水,更容易发霉。筷子最好专人专用,以免细菌在家人之间传播。
习惯四:食用油放太久继续吃
不少人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有测试显示,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些因素有可能诱发肝癌。
健康建议: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买小桶装的油。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