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发布时间:2021-09-30 05:28:52 人气:0
含糖饮料
指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的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
国外一般把饮料分为液体牛奶、软饮料、水和含酒精饮料4类,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和运动饮料等;我国《饮料通则》中没有软饮料的分类。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如果软饮料中含有添加的单糖或双糖,也属于含糖饮料.
什么是“无糖”和“低糖”?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如果每100毫升饮料中含糖≤5 克,则可以声称为低糖饮料;含糖≤0.5克可声称为无糖饮料。所以,低糖饮料如果在饮料中含有添加的单糖或双糖,则仍属于含糖饮料。
哪些饮料含糖量>5%?
如果饮料包装没有特别标注“无糖”或“低糖”字样,一般碳酸饮料、果味饮料、茶饮料等的含糖量基本都>5%。例如,普通碳酸饮料(如可乐、柠檬味汽水、橙味汽水等)的含糖量约10%,茶饮料约5-10% ,常见凉茶饮料约9%。
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过多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增加龋齿、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的发生风险。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参与形成牙菌斑;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也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龋齿风险。由于直接的能量摄入增加以及较差的饱腹感、可能会刺激食欲等原因,每天喝碳酸饮料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公众,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应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另外,还需要注意是,添加糖除了在含糖饮料中存在,还大量存在于含糖糕点、甜品中,同样也应控制这些食品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