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的终末消毒要点
发布时间:2020-01-13 16:42:13 人气:0
冬季聚集性流感高发。当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发现传染病聚集病例时,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时对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开展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流感高发季,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当疫情发生后,终末消毒对于疫情的控制很重要。而如何科学的开展流感疫情的消毒,关键在于切断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直径>5um)传播,经口腔、 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知识点:飞沫传播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安全的。
终末消毒关键点: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有分为甲、乙、丙、丁(或A、B、C、D)四型,但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如今年流行主要以甲型(H3N2)和乙型维多利亚系(Victoria)为主。但无论是何种型别病毒,消毒处置方法是相同的。流感病毒是亲酯类病毒,对于消毒剂比较敏感,如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终末消毒关键点: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机构流感疫情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播途径,即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1、飞沫直接传播途径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虽然飞沫在空气中的扩散距离和“停留”时间均较短,但也存在一定的气溶胶传播风险。
对于空气消毒的重点措施在于:
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如果通风条件不好,有条件的学校及托幼机构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或者在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
如果出现持续性,难以控制疫情,在经过评估后可以考虑委托第三方消毒服务公司采用经验证(权威机构检测报告)的过氧化氢终末消毒器开展终末消毒。
2、间接接触途径
病毒在环境或者物体表面可以存活一定时间,所以存在间接接触感染的风险,要重视对于环境物体表面的终末消毒。
消毒方式 可以选择喷洒或者擦拭消毒
消毒重点部位 课桌椅、墙面、地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如果在同一楼层出现两个或以上班级疫情,要注意对公共区域的墙面、地面、楼梯扶手、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消毒药剂及浓度可以选择常用的含氯或溴消毒产品,有效浓度为500mg/L
3、接触被污染物品途径
要注意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水杯,毛巾等消毒。
终末消毒关键点:
使用化学消毒剂开展终末消毒是在有明确病原体存在时开展,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彻底做一次。由于使用化学消毒剂,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残留,所以在使用化学消毒剂后一定要用清水去残留。另外一定要确保消毒产品在使用期限内,确保消毒产品在有效浓度。参照说明书,消毒液现用现配,可以找供货商要检测试纸,用检测试纸进行浓度测试,在使用后一定要达到作用时间。
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