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疫情期间居家消毒的几个误区,不要再做错了!

发布时间:2021-12-09 13:55:06 人气:0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做好消毒防护成为个人和家庭必备的技能,但是如何正确地消毒,不少方法并不合理,有的方法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或形成安全隐患。下面盘点7个流传甚广的消毒误区.。

    1、居家每天都需要消毒

    如果家中没有风险区来的人或者疑似症状者逗留,就无需每天消毒。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即可。

    2、蒸食醋可杀菌消毒

  食醋中的醋酸含量往往较低,远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蒸醋对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良好效果。

    3、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一般来讲,很多消毒液都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誉如,酒精就以75%的浓度为佳,如果购买的是90%浓度的酒精,在使用之前应按照说明书适当稀释。而市面上售卖的家用含氯消毒液的浓度往往在5%-10%之间,也要进行100-200倍的稀释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不能与其他消毒清洁产品一起使用,一旦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危害人体健康。

    4、喷洒酒精消毒

    75%酒精消毒液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时,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只能用于小面积擦拭。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远离火源热源,保持室内通风。禁止往身上喷洒酒精,吸烟人群远离酒精。

    5、调高室温或洗热水澡能杀灭病毒

  据医学验证,病毒对热敏感,但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在56℃的水中保持30分钟左右才可灭活。所以,处于冬季室内(23℃左右)或洗热水澡(水温处于40℃上)并不能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6、免洗洗手液能够取代流水冲洗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含有杀菌(醇类为主)和护肤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但是这类洗手液里的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刺激性,尽管包含护肤成分,还是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另外,速干的免洗洗手液还属于易燃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远离明火,避免让孩子单独使用。

    7、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8、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