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学校如何消毒?

发布时间:2023-03-22 09:22:13 人气:0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在面对机构内发生的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腹泻)症状时,规范开展处置工作,科学有效进行消毒、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是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十分 重要的手段。

  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学校如何处置:

  根据呕吐腹泻症状发生的不同场所,将呕吐物消毒的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针对在教室、活动室、餐厅等室内场所发生的呕吐、腹泻症状。由于诺如病毒可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因此在人群密集场所发生不明原因呕吐时,需迅速、规范地使用消毒吸附干巾进行处置。

  另一类是发生在水池、便池、厕所及室外场所的呕吐物,可使用含氯(溴)消毒剂粉剂(如 漂白粉)进行覆盖处理。

  一、教室、餐厅、活动室等室内场所的呕吐腹泻物处置

  1.疏散儿童

  老师迅速组织其他儿童和学生有序离开事发地点。

  患儿(学生)及时隔离,老师将患儿(学生)带去隔离室,并随身携带呕吐袋,通知家长带其离园。老师做好个人防护。

  建议: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备好一套个人防护用品(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用于突发情况的污物处置。

  2. 使用消毒干巾覆盖呕吐物

  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应至少包括:消毒吸附干巾、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一次性乳(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鞋套、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呕吐袋等。

打开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后,第一时间使用消毒吸附干巾覆盖呕吐物。

  3、开窗、通风

  4.准备好消毒液和消毒工具

  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处置人员依次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帽子、穿一次性隔离衣、穿胶鞋(或鞋套)、一次性手套应套在一次性隔离衣袖口外。

  5.消毒

  按压消毒吸附干巾防水塑料面至呕吐物全部吸附,尽可能将所有呕吐物包裹。

  消毒干巾达到作用时间后(一般5-10分钟)将吸附了呕吐物的干巾移至原干巾密封袋内,封口处用消毒液擦拭后放入废物袋中。

  用消毒湿巾先O型再S型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表面,消毒残留污染物。

用含2000mg/L有效氯(溴)消毒液擦拭呕吐物周围2米左右的区域,作用时间15-20分钟,建议2遍。达到作用时间后用清水去除消毒液残留。

  6.脱个人防护用品

  依次脱去一次性手套--执行手卫生--脱去一次性鞋套--执行手卫生--脱去一次性隔离衣--执行手卫生--脱去一次性口罩--执行手卫生--脱去一次性帽子--执行手卫生(手卫生可采用免洗手消毒剂)。最后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

  脱卸时,尽量避免双手接触到防护用品的外表面。

  7.清洁用品处理

  消毒完成后,所有清洁用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可直接丢入垃圾袋中,包括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然后喷洒适量的含有效氯(溴)1000-2000mg/L的消毒液,扎紧袋口。

  抹布、拖把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置在 1000-2000mg/L 的含氯(溴)消毒液内浸泡消毒 30-60 分钟;再以洗涤剂及清水洗净;最后晾晒干后备用。

  二、水池、马桶、便池、容器内的呕吐腹泻物消毒

  倒入足量的含氯(溴)消毒粉,均匀覆盖,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

  盛放污染物的容器使用5000mg/L有效氯(溴)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

  三、特别注意

  1.不可使用抹布或拖把直接清理呕吐腹泻物,应规范使用呕吐物应急处置包。

  2. 消毒处置应由保育员(老师)执行,不得由儿童(学生)执行。

  3. 儿童(学生)必须在消毒完全完成后,方可回教室。

  4. 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