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这种饮酒观念你赞成吗:让孩子少尝点,没关系

发布时间:2014-09-24 10:36:18 人气:0

根据20145月《中国三大城市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青少年普遍有饮酒行为,超过一半(52.5%)的中学生曾经喝过酒,15.0%的中学生曾经喝醉过。

  ■约三成(30.7%)的调查对象把饮酒作为一种社交手段,认为“不喝酒是不合群的表现”。约半数(48.3%)的学生知晓“低龄饮酒较成年饮酒更易上瘾”。

  ■中学生家长中,父母亲过去一年的饮酒率分别为76.0%41.2%。超过三成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饮酒危害教育。

■近四分之一(24.5%)的孕妇在非怀孕期曾经饮酒,孕期饮过酒的占6.5%

 

风险饮酒有碍健康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指出,全球有20亿饮酒者,每年与风险饮酒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约250万。风险饮酒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导致疾病伤残的影响因素,在中等收入国家更是位居第一。

  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酒量呈不断增长趋势,风险饮酒行为同样不容乐观。2010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报告》显示,男性、女性居民12个月内饮酒率分别为57.7%14.5%18岁以上居民中,达到风险饮酒的占一成以上。

  饮酒行为在全球范围内正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研究显示,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酒精导致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青少年饮酒者发生打架斗殴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以及交通事故、伤害事件和自杀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不饮酒者。WHO指出,在15岁至29岁人群中,全球每年有32万人的死亡与酒精相关,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9%,是发达国家该年龄组人群的重要死因之一。

  另一个需要重视的特殊饮酒人群,是孕妇。由于酒精可以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危害,因此女性在妊娠期间饮酒可能导致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死胎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饮酒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女性在过去30天内的饮酒率为9.4%,高于2002年(4.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保乐力加中国资助下完成的《中国三大城市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旨在敦促未成年人和孕妇远离酒精,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学生饮酒普遍

  ◆曾饮酒率

  三大城市中学生的曾饮酒率为52.5%。其中,广州最高(59.1%),北京最低(47.2%),上海居中(50.3%)。男生(56.3%)高于女生(48.9%);高中生(64.7%)高于初中生(44.1%)。

  ◆过去一年饮酒率

  三大城市中学生过去一年饮酒率为38.5%。其中,广州最高(44.4%),北京最低(29.7%),上海居中(38.4%)。男生(43.2%)高于女生(33.6%);高中生(50.1%)高于初中生(30.5%)。

  ◆醉酒率

  三大城市中学生醉酒率为15.0%。其中,广州最高(15.7%),上海最低(14.3%),北京居中(15.2%)。男生(17.8%)高于女生(12.3%);高中生(21.9%)高于初中生(10.3%)。

  ◆日饮酒量

  令人吃惊的是,三大城市过去一年饮酒的中学生中,日饮酒量1-2份和超过3份的比例竟有28.5%16.4%。  

 

低龄酒童并不鲜见

  同样出人意料的是,三大城市曾饮酒的中学生中,26.5%的人在10岁以前就已初次喝酒。具体而言,北京为28.7%、广州为27.5%、上海为24.4%、;男生(29.2%)高于女生(23.5%)。

  对这些曾饮酒的中学生而言,最常饮酒的地点是自己家中(53.7%)。初中生更倾向于在家喝酒(60.0%),高于高中生(47.5%)。中学生选择在饭店(48.0%)和KTV31.4%)饮酒的比例也较高。男生经常在饭店饮酒的比例是51.9%,高于女生(43.7%)。

  三大城市有48.3%的中学生知晓“低龄饮酒比成年后开始喝更容易上瘾”。在这一点上,上海中学生的知晓率最低。北京和广州分别为50.3%50.6%,略高于上海(45.3%)。30.7%的中学生认为“聚会时不喝酒是不合群的表现”,北京、上海、广州赞同这个观点的中学生分别占31.7%33.4%26.7%

 

家长缺少言传身教

  三大城市中学生家长中,仅有18.5%的父亲和22.4%的母亲较好地掌握了饮酒与健康相关知识,母亲掌握程度好于父亲。父亲过去一年饮酒率为76.0%,母亲为41.2%

  在这些过去一年饮酒的中学生家长中,父亲日饮酒量为12份的居多(41.8%),近六成(56.2%)母亲通常日饮酒量不足1份。“朋友聚会”是中学生父亲的主要饮酒场合(36.9%),母亲多是在“家庭聚会”时饮酒(32.3%)。

  自己常饮杯中之物,对孩子又作何要求?在本次调查中,39.3%的父亲和31.8%的母亲未对孩子进行过针对饮酒危害的教育。父亲对于孩子饮酒的赞同态度均高于母亲,除“平时可适量饮酒”的赞同率(17.6%)略低之外,“朋友聚会”、“逢年过节”、“家庭聚会”三种场合可饮酒的赞同率均占二成以上。

 

孕妇孕期饮酒较少

  24.5%的孕妇在非怀孕期喝酒,但只有6.5%孕妇在怀孕期间喝过酒。

  非孕期饮酒的孕妇中,饮酒频率以平均每月1次或少于1次为主(81.1%),4.2%的孕妇在非孕期饮酒的频率超过每周1次。在饮酒的日子里,日饮酒量以不足1份为主(52.3%),但仍有7.6%的孕妇饮酒量大于2份,达到中、高风险饮酒。

孕妇日饮酒量以不足1份为主,占饮酒孕妇的82.9%,占调查孕妇总数的5.4%。仅有2.4%的孕妇在孕期日饮酒量大于2份。

 

“少尝点没关系”是错误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孕妇和青少年应忌酒。应提高家长对未成年人饮酒风险的认知程度,加强对子女饮酒行为的相关教育。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时,应改变‘让孩子少尝点,没关系’的错误观念”。中国营养学会翟凤英副理事长强调说:“毫无疑问,青少年和孕妇饮酒都是非常不安全的。无论是犯罪行为、伤害事件概率,或是对生理机能的破坏,酒精对青少年往往将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小知识】喝多少酒算适度?

当然,孕妇和青少年忌酒并不代表要把酒“一棍子打死”。马冠生表示,根据相关研究,适量饮酒可以说对健康是有益的。比如一些资料会提到适度饮酒对于心血管疾病是有保护作用的。但是如果过量饮酒,肯定是危害健康的。

那么这个“适度”到底怎样界定?马冠生表示,对于男性成年人来说,推荐的酒精量是每天25克,女性是15克,25克的酒精量相当于多少?马冠生解释说,差不多相当于750毫升的啤酒一瓶。葡萄酒一杯,白酒一两多一点。对于女性来说,也差不多是一两白酒,一杯葡萄酒,一听啤酒。

 

全球饮用酒精概况

20145月,由世卫组织发布的一份新报告称,2012年全世界因有害使用酒精造成了330万例死亡。酒精消费不仅能够导致依赖,还可增加人们罹患200多种疾病的危险,这包括肝硬化和某些癌症。此外,有害饮酒可导致暴力和损伤。

报告还发现,有害使用酒精使人们更加容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病。

我们发现,世界上约有16%的饮酒者参与短暂性狂饮(往往称作饮酒作乐),这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司长Shekhar Saxena博士说。低收入国家受到酒精带来的社会和健康影响更大。这些国家往往缺少高质量卫生保健,并且不太容易受到运作良好的家庭或者社区网络的保护。

从全球来看,欧洲是人均饮用酒精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某些国家的饮酒率尤其高。趋势分析表明,该地区以及非洲和美洲区在过去五年中的饮酒幅度保持稳定,而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则报告出现上升。

世卫组织正在通过一个全球网络对国家提供支持,促进其制定并落实与减少有害使用酒精有关的政策。强化行动的必要性已得到201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大会议的批准,这次会议将酒精确定为促进形成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四种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关注特殊人群的饮酒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

根据《我国三大城市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结果,专家呼吁全社会要加强风险饮酒的宣传教育,并建议在酒类饮品包装上添加显著的风险饮酒标识。此项调研的二期工作在成都、济南和哈尔滨三城市进行。成都的现场调查工作由成都预防医学会牵头,在成都市的6个区县(包括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郫县、金堂县及蒲江县)进行,调查人群包括51所学校6000余名中学生及其家长,以及12所医院中700余名孕妇。目前现场调查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调查数据正在整理核对中。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青少年和孕妇饮酒行为的重视程度,敦促未成年人和孕妇远离酒精,并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名词解释】

  1.风险饮酒(RiskDrinking):世界卫生组织《监测饮酒与相关危害指南》中建议,根据人体摄入的酒精量对健康慢性影响的程度不同,把喝酒时平均一天纯酒精摄入量分为低、中、高风险饮酒。其中,男性平均每日纯酒精摄入量超过4份(40克),女性超过2份(20克)为“中、高风险饮酒”。

  2.标准饮酒单位(standard drink):简称1份酒,含纯酒精10克。相当于1听啤酒(330毫升),白酒(46度)25毫升,葡萄酒100毫升,黄酒80毫升,洋酒30毫升。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