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防灾减灾日卫生宣传

发布时间:2016-05-13 10:25:40 人气:0

 20165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59-515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后,由于房屋大量倒塌,下水道堵塞等问题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禽畜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发生并蔓延。为防止灾后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了解灾后防病知识非常重要。

 一、把好“病从口入”关。

 灾害发生后,霍乱、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加之目前正值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把好“病从口入”关十分重要。

 1.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设专人保护饮用水源,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用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不喝生水。

 3.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

 4.管好厕所和垃圾,广大群众要遵守灾区卫生公约,不随地大小便,将粪便和生活垃圾排放到指定地点,并与日常生活区分开。

 二、预防呼吸道疾病

 当前气温波动大,广大群众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预防肺炎发生。

 三、注意防暑

 夏季炎热,广大群众应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室内外空气对流。室外搭棚的群众,要做好遮阴,中午请在棚周围洒水降温,预防中暑。可以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盐分和水分。

 四、增强信心

 增强抗灾救灾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五、消灭蚊蝇、

 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消灭蚊蝇不仅要采取大面积药物消杀,还要依靠广大群众做好室内外卫生,消除蚊蝇孳生场所。

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尤其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六、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腹泻、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就医。

 

 洪涝灾害期间8个健康提示

 1.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夏季食品原本就易受细菌、霉菌污染,暴雨过后,被打湿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烂变质,购买和食用时要尤其注意。各类瓜果最好洗净去皮后再吃;饭菜要烧熟、煮透,尽量别吃凉拌菜;剩菜如果没放进冰箱,4小时后不要再吃。

 2.自来水可能受污染,不要直接饮用。被暴雨冲走的动物尸体、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来水的水源,因此,汛期内一定要喝彻底煮沸的水,必要时购买瓶装纯净水。

 3.皮肤接触雨水后要及时清洗。如果皮肤存在伤口,接触雨水后很容易诱发感染。此外,暴雨积水中存在各种污染物,蹚水时一旦被杂物划伤,更容易导致皮肤感染甚至诱发破伤风,应尽快就医。

 4.积水、垃圾及时清理。暴雨带来的居室周围积水、垃圾一定要及时清理,以减少蚊虫滋生。家中可以使用蚊帐、驱蚊药等,减少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乙脑等病媒类传染病。

 5.用流动的水洗手。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暴雨过后更会加大致病风险,因此接触脏东西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外出回家、饭前或吃零食前都要先洗手。洗手时,要用清洁的流动水,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

 6.避免过度劳累。暴雨后保持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劳累、随时增减衣服,对预防感冒非常重要。

 7.厕所、粪便等严格管理。受灾严重地区应对此采取必要的卫生干预措施。

 8.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