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胆固醇,吃还是不吃?

发布时间:2017-11-30 16:34:33 人气:0

   新版的中国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取消了每日膳食胆固醇300毫克的摄入限量,在媒体和老百姓中均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如今取消摄入限量后,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再限制胆固醇摄入了呢?胆固醇和健康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从什么是胆固醇说起。

   胆固醇的故事

   1769年科学家在胆石中发现了一种具有环戊烷多氢菲基本结构的类脂,这种化学物后被命名为“胆固醇”。虽然胆固醇最先是在胆石中被发现的,但它实际上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尤其在脑和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胆固醇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影响着人体内的许多基础代谢功能,比如钙磷代谢、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和性发育等,甚至影响水和电解质的体内代谢。因此,对于人体来说,胆固醇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人体内缺乏胆固醇,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营养需求时,就会造成以下等疾病:免疫力下降、第二性征减退、精神异常、佝偻病。

  但是,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近30年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有77%与血液胆固醇升高有关。因此,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小小胆固醇,威力真不小

   一般来说,正常人血液中

   总胆固醇水平为2.1~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应低于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正常为0.8~1.8 mmol/L

   在这些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如果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高,就会损伤血管,使蛋白胆固醇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形成脂质斑块,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破裂后有可能引起血栓栓塞,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因此,定期检查胆固醇很有必要。美国心脏协会建议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4~6年检查一次胆固醇水平。

   为什么取消限量?

   重点来了!既然胆固醇对健康影响如此大,为什么要取消限量??

   中国和美国膳食指南取消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膳食中的胆固醇对于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并不大

   很多人会以为胆固醇是“吃出来”的。但事实上,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合成1克胆固醇,食物中获得的只有自身合成的七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健康人能自我调节

   当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大多数健康人还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肠道吸收,来维持血胆固醇的稳定。

   原来的限制量300毫克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不明确

   近四十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据也发现,每日300毫克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取消限量不等于肆无忌惮

   取消胆固醇的摄入量限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虑胆固醇控制。

   高胆固醇食物通常也富含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个体对血液胆固醇稳态的调节能力差异很大,约有15%~25%的人群对膳食胆固醇是敏感的。如果饮食摄入吸收的胆固醇增多,也会导致血液总胆固醇升高。

现有的研究证明低膳食胆固醇的饮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

  对于健康人群:可以适当放宽胆固醇的饮食摄入标准。对于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仍必须严格控制膳食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究竟怎么吃??

   应当如何控制胆固醇摄入呢?

   对于一般健康人群来说:蛋类每天吃1个,大约4050克,而且吃鸡蛋不弃蛋黄;动物内脏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左右,可以补充动物内脏富含的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动物性脂肪比如动物油、肥肉等,摄入应限量,最好使用植物油进行烹饪,每人每天2530克;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运动习惯,保持健康体重,这些都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胆固醇水平。

   对于高风险人群:

   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豆类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当这些都无法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时,就需要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必要时使用药物来控制了。

   总之,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但是过量胆固醇对我们健康不利,因此“适量”最关键。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