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就是新冠检测吗?你也太小瞧它了吧!
发布时间:2023-05-19 09:17:00 人气:0
最近流感和诺如高发,核酸检测这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高频词汇又出现在大众视野,核酸检测就是新冠检测吗?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核酸,什么又是核酸检测。
1.什么是核酸
所有生物都有核酸(除朊粒外),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体内。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生物都有核酸,理论上都能用一定的检测方法对其核酸进行检测。
核酸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遗传密码就是一系列不同排列组合的核苷酸序列。每种生物都有其特异性的遗传密码,是区分该生物与其它生物的标志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来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物种,甚至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型别。
比如大家常听说的DNA亲子鉴定,就是通过检测核酸的相似程度达到识别亲属关系的目的;基因筛查相关的产前诊断,就是通过对疾病相关核酸进行检测,发现可能的遗传性疾病;再如大家熟悉的,通过检测新冠病毒特异性核酸的有无,来识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同理,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各种病原体理论上均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来鉴定。
2.如何检测核酸
核酸检测包括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核酸杂交,基因测序等,应用于传染病监测,肿瘤、生殖医学,农业等各个领域。根据检测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我们目前常说的核酸检测主要是指聚合酶链反应(PCR),也是目前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最主要手段。
PCR技术以选定的特异性核酸区域为靶标,基于核酸的复制原理和规律,每一轮扩增都会使目标核酸片段成倍递增,直到可以被特定的仪器检出。通过数轮扩增,目标核酸片段可达到起始量的数百万倍。
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是在扩增体系中引入了能与目标核酸片段结合的特异性荧光标记探针,从而达到实时监测PCR扩增反应的目的。每一轮扩增都会累计荧光信号,扩增出的目标序列越多,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当累计的荧光信号高于设定的阈值时,可认为是阳性信号,荧光信号达到阈值所需要的PCR循环次数即为Ct(threshold cycle,Ct)。目标核酸片段起始量越高,荧光信号达到阈值所需要的循环数越少,Ct值越小。当荧光信号在一定循环次数内可以达到阈值时,即Ct小于一定数值时,目标核酸检测为阳性。
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人体的呼吸道、血液或粪便等生物标本中是否存在外来病原体的核酸,以确定是否被相应病原体感染。
以新冠病毒为例,正常情况下,人体呼吸道不存在新冠病毒,也不会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核酸片段,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在痰液、鼻咽拭子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片段,即可确定该被检测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
同理也可以检测人体是否感染其他病原体,例如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原体感染人体后繁殖的部位不同,因此需根据病原体特征采集相应的生物标本,例如新冠、流感病毒检测需采集呼吸道标本,诺如病毒检测则需采集消化道标本,乙肝病毒载量检测需采集血液标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