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如何正确看待食物中的防腐剂

发布时间:2023-07-03 14:49:34 人气:0

食品维持人类生存所需,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在食品产业领域中,防腐剂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究其原因,不法商家的乱用和滥用食品防腐剂引起的不良效果,加上有关食品中防腐剂超标的报道屡见不鲜,让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敬而远之。

那“防腐剂”是否需要添加?防腐剂会不会影响健康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入认识食品防腐剂,客观的了解它们以及防腐机制,正确看待食品防腐剂和它所带来的价值。

食品中的防腐剂是什么?
食品防腐剂是对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目的是较长时间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根据防腐剂来源的不同,可将防腐剂分为天然防腐剂和人工合成防腐剂两大类。长期以来由于天然防腐剂的成本较高,在食品加工中未能得到普遍应用,而以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为代表的人工合成防腐剂因其价格低廉、防腐效果好而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上常用的防腐剂还有尼泊金酯类、丙酸盐和乳酸链球菌等。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三种:
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添加了食品防腐剂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吗?
一说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学术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从广义上讲,任何物质食用过量,都会中毒。比如,水。当人喝下的水量大于人体所能代谢水量的极限时,人就会出现水中毒,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我们国家针对食品防腐剂,制定了严格的使用标准,其中就包括使用范围和安全剂量。一种防腐剂要在无数种有防腐效果的物质中脱颖而出,成为被批准使用的“法定防腐剂”,背后是有着无数有关毒理、代谢的研究支持其安全性的。

当防腐剂低于规定用量时,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食物中少量的防腐剂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的。比如苯甲酸(苯甲酸钠)和山梨酸(山梨酸钾),在合法规定的剂量下,他们会通过人体代谢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随尿液排除体外。所以,依法添加食品防腐剂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防腐剂非加不可吗?
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绝大多数食品都含有水分,这是微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含水量越高,越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同时,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生长繁殖也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食品被有害微生物污染,其生长代谢分泌的毒素,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比如火腿、午餐肉以及罐头制品中会添加亚硝酸钠,长期使用过量的亚硝酸盐的确会致癌。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致癌的原因是,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被代谢时,与蛋白质会发生发应生成亚硝胺类物质。而亚硝胺类物质才是致癌物质。但如果肉质罐头中不添加防腐剂可能会更加危险,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还有比亚硝酸盐更可怕、更不安全的物质:肉毒素。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出的毒素,是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肉毒素可不仅仅是致癌那么简单,它更容易直接造成死亡。为了食品安全,适量的亚硝酸盐最终被加入到了食品中。

不过,食品科学家也找到了能阻止亚硝酸盐形成亚硝胺的物质:D-异抗坏血酸钠。这是一种维生素C的类似物,对人体的作用和维生素C也类似,属于无毒副作用的添加剂。我们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可以看一些肉质食品(比如午餐肉)的配料表,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亚硝酸钠和旁边的D-异抗坏血酸钠。

除此之外,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0%~20%的食品损失源于各种腐败,食品的腐败变质给食品行业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权衡利弊之后,使用防腐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食品挑选的建议!
1.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科学辨识,对某些标签上声称的“不添加防腐剂”或“不使用防腐剂”字样理性看待。

2.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新鲜的肉类和蔬菜。

3.购买食品时,多留心其配料表,对于不了解的成分,可以主动查询资料。

4.尽可能购买有信誉、质量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食品,这类产品在使用食品防腐剂时更慎重、稳妥,标注也更真实。


5.杜绝购买三无产品。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