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痘”你玩,这个病要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23-12-25 10:38:19 人气:0
很多人都听说过水痘、青春痘,但是猴痘你有没有听到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种“痘”的危害!
01.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与天花症状相似,但没有天花那么严重。1958 年首次在猴子中发现该病毒。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
02.猴痘病毒的特征
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为双链DNA病毒。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体表面可生存数月。但令人庆幸地是,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也能有效灭活病毒!
03.猴痘是怎么传播的?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它通过接触以下受到感染的人、动物或材料的方式进行传播:
(1).人,通过密切接触、亲吻或性行为;
(2).动物,在狩猎、剥皮或烹饪时;
(3).材料,例如受到污染的床单、衣服或针头;
(4).孕妇,可能会将这种病毒传给未出生的婴儿。
人群普遍易感,这种病毒通过破损皮肤、粘膜表面(如口腔、咽部、眼部、生殖器、肛门直肠)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不过,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2021 年以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
04.得了猴痘会怎样?
猴痘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多为 6~13天。猴痘的常见症状是:
会让你发热!
早期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
会让你长痘!
猴痘中的“痘”——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皮疹看起来像水泡或疮面,可能影响面部、手掌、足底、腹股沟、生殖器和/或肛门部位。
猴痘的“痘”虽不简单,但可防可控。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保护自己吧!
(1).避免无保护地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生病或死亡的动物(包括它们的肉和血);
(2).避免与任何患有猴痘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
(3).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
01.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与天花症状相似,但没有天花那么严重。1958 年首次在猴子中发现该病毒。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
02.猴痘病毒的特征
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为双链DNA病毒。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体表面可生存数月。但令人庆幸地是,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也能有效灭活病毒!
03.猴痘是怎么传播的?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它通过接触以下受到感染的人、动物或材料的方式进行传播:
(1).人,通过密切接触、亲吻或性行为;
(2).动物,在狩猎、剥皮或烹饪时;
(3).材料,例如受到污染的床单、衣服或针头;
(4).孕妇,可能会将这种病毒传给未出生的婴儿。
人群普遍易感,这种病毒通过破损皮肤、粘膜表面(如口腔、咽部、眼部、生殖器、肛门直肠)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不过,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2021 年以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
04.得了猴痘会怎样?
猴痘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多为 6~13天。猴痘的常见症状是:
会让你发热!
早期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
会让你长痘!
猴痘中的“痘”——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皮疹看起来像水泡或疮面,可能影响面部、手掌、足底、腹股沟、生殖器和/或肛门部位。
猴痘的“痘”虽不简单,但可防可控。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保护自己吧!
(1).避免无保护地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生病或死亡的动物(包括它们的肉和血);
(2).避免与任何患有猴痘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
(3).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
如果怀疑自己接触了可疑的“痘”友,请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猴痘样症状,一定要及时主动就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