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咽痛“草莓舌”,儿童高发!此病近期需注意
发布时间:2024-06-26 11:19:38 人气:0
之前那篇关于“食人菌”感染的科普你认真看了吗?“食人菌”,听着蛮可怕,其实就是化脓性链球菌。文中提到,它还会引起喉炎、猩红热等。最近多地发布提醒,猩红热进入高发季,小朋友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需要警惕猩红热!
1.猩红热是什么?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叫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2.什么季节和人群高发?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人群普遍易感,3-9岁儿童高发,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要发病场所。成年人一般不易发病,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合并病毒感染者、孕产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高。感染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再次感染同一血清型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小,但感染另外血清型病原菌仍可再发病。
3.如何传播?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发病前24小时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环境等传播,也可通过受损的皮肤传播。
4.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为1-12天,多为2-5天。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一般可达38℃以上)伴咽痛,发病次日出现皮疹(自耳后、颈及上胸部蔓延全身,典型皮疹如鸡皮疙瘩样,6-9天内消退,呈糠样脱屑)。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舌充血、舌乳头红肿,形似草莓)。极少数患者病后2-3周可出现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免疫性继发病。
5.如何进行预防?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一般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对猩红热预防均有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病原传播,如勤洗手,家庭居室空气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进入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等。
在高发季节,家长要关注孩子日常接触人群是否有猩红热病人,如果有,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同时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咽痛或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不带病上学。托幼机构、学校等需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控,加强通风、清洁消毒等措施。强化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及时发现、规范管理可疑感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