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这个问题从小到老都应关注,却常被忽视

发布时间:2024-07-11 10:25:05 人气:0

说到骨骼健康,相信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关键词有“老年人” “骨质疏松” “骨折”……其实,骨骼健康问题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全生命周期内的各年龄段都需要关注。

0-18岁人群
主要任务是多存骨量,使骨骼健康不输在起跑线上。如何多存骨量?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饮食:养成有利于骨骼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搭配,增加钙、蛋白质等有利于骨骼健康的食物(牛奶、鸡蛋、虾米、油菜、黑芝麻等)配比,避免体型过瘦。当然,超重和肥胖同样要避免。运动:适量运动不仅可以增加骨量,还可以提高雌激素和睾酮水平,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方式。

18-40岁人群
多晒太阳,科学运动,做好骨骼健康维护,努力提高骨量峰值。如何正确晒太阳?在春夏秋季,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建议每周三次暴露颈部以上和前臂一段皮肤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和钙的吸收。注意是“干晒”,不能涂防晒霜,也不能打遮阳伞。如果无法接受充足日照,可以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动物肝脏、牛奶、鸡蛋、瘦肉等)摄入,还可以吃维生素D补充剂。成人推荐每天补充200单位,老年人400-800单位,让血25-OH D的水平维持在30-50ng/ml。如何科学运动?这一年龄段基本都是职业人群,应主动锻炼,坚持做工间操,及时舒缓肌肉紧张,关注颈腰椎和关节健康。

40-65岁人群
认识和重视骨质疏松症,每年检查骨密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骨质疏松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想要早发现和早诊断,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检查骨密度。如果条件允许,建议40岁以后做一次骨量筛查,50岁以后每年检测一次。

65岁以上人群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预防跌倒以及跌倒带来的骨折,是此年龄段人群骨骼健康的底线。要加强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还要建立适老的支持性环境,座椅、洗手间、卧室、走廊、楼梯等地增加扶手。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