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易感 近期还需警惕这个病毒
发布时间:2024-11-20 09:34:51 人气:0
秋去冬来,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多种病原轮番“登台”,这其中少不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身影。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是一种可感染人呼吸道的RNA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主要症状:
RSV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感染大部分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RSV感染后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
小婴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厌奶、活动少、易哭闹等。对于早产儿和新生儿,还可引起呼吸暂停。
主要传播方式
1.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可通过飞沫和气溶胶引起传播;
2.与病毒直接接触,如亲吻合胞病毒感染孩子的脸等;
3.触摸带有病毒的表面,如门把手、玩具等。
易感人群
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6月龄以下的婴儿,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婴儿要格外注意。
RSV可在特定场所引起暴发流行:如养老院、月子中心、儿科病房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聚集的场所。
流行形势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RSV感染导致儿童住院的比率为4.4/1000。它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最常见病原。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冬、春季流行为主(10月至次年3月),高峰在11—12月;南方感染高峰通常在冬季或潮湿雨季;其他时间多为低水平流行。
感染后怎么办?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当儿童在病毒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感染做好这几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可能发生聚集性传播,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尽量减少感染。
2.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3.减少高危人群暴露机会,尽量避免与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加强居室台面、门把手、儿童餐具、玩具等接触频繁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若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密切接触者应勤洗手,以阻断病毒传播;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是一种可感染人呼吸道的RNA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主要症状:
RSV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感染大部分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RSV感染后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
小婴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厌奶、活动少、易哭闹等。对于早产儿和新生儿,还可引起呼吸暂停。
主要传播方式
1.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可通过飞沫和气溶胶引起传播;
2.与病毒直接接触,如亲吻合胞病毒感染孩子的脸等;
3.触摸带有病毒的表面,如门把手、玩具等。
易感人群
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6月龄以下的婴儿,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婴儿要格外注意。
RSV可在特定场所引起暴发流行:如养老院、月子中心、儿科病房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聚集的场所。
流行形势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RSV感染导致儿童住院的比率为4.4/1000。它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最常见病原。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冬、春季流行为主(10月至次年3月),高峰在11—12月;南方感染高峰通常在冬季或潮湿雨季;其他时间多为低水平流行。
感染后怎么办?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当儿童在病毒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感染做好这几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可能发生聚集性传播,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尽量减少感染。
2.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3.减少高危人群暴露机会,尽量避免与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加强居室台面、门把手、儿童餐具、玩具等接触频繁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若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密切接触者应勤洗手,以阻断病毒传播;
5.在进入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时,要做好儿童的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