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忽视或误诊!这个“沉默的杀手”,可能离你并不远!
发布时间:2024-11-22 10:21:41 人气:0
慢阻肺,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这些都是它的典型症状,如有上述表现,需警惕肺功能的下降。
一、您是否听说过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其他可能症状有胸闷或喘息等。慢阻肺被称作“沉默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隐匿,易被忽视或误诊,检出时肺功能常已受到严重损害。
二、如何尽早发现和预防慢阻肺呢?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可检出早期肺、呼吸道病变,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包括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发现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可确诊慢阻肺。
三、哪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建议将肺功能检查项目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40岁及以上人群,如果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的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注意事项: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大咯血、癫痫发作、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主动脉瘤、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均不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四、如何预防慢阻肺?
吸烟和二手烟,长期暴露于生物燃料,长期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预防慢阻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戒烟和远离二手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使用清洁燃料烹饪与取暖,配备通风装置,空气质量不佳时佩戴口罩,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减少职业性暴露:从事有粉尘和有害气体暴露工作的人群做好职业防护。
4.预防感冒: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5.坚持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