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3-12-27 11:11:32 人气:0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有毒气体。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会采取各种取暖措施,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往往会因室内通风不良导致CO中毒,因此,在冬季是CO中毒的易发期。在近年,成都地区的冬季发生了数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有关CO中毒方面的知识及急救方法,提醒大家注意预防与自救。
一氧化碳中毒特点
一般家庭或者公共场所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特点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中毒。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逐步有嗜睡、乏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出现,中毒时间过长则出现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直至深昏迷死亡。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皮肤粘膜会出现樱桃红色。
急性CO中毒者经及时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者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
中毒机理:
由于一氧化碳进入体内会和我们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密切结合,它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细胞因缺氧损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 室内使用燃煤取暖,没有安装排烟的烟囱,燃料燃烧不全,室内CO浓度增加;
2、 室内采用炭火取暖,门、窗户紧闭,燃料燃烧不全,室内CO浓度增加;
3、 家庭使用燃煤热水器,煤气泄漏,导致室内CO浓度增加;
4、 家庭燃煤热水器没有正确安装,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者安装在封闭的阳台,使用燃煤热水器时没有打开窗户通风,导致煤气燃烧不全,室内CO浓度增加;
5、 利用汽车取暖,车窗关闭,汽车尾气产生的CO,导致中毒发生;
6、 在室内使用发电机发电,或者发电机使用不当,废气直接排入室内,致室内CO浓度增加,中毒发生。
如何进行家庭救护: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2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先进行心脏复苏。
3、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越快。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
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应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如何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好的办法主要是强化防护意识,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宣传。提高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要经常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
2、不要将液化气炉放在居室内,居室内最好不要采用火炉(木炭、液化气)取暖,,若居室内取暖火炉须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和通风良好。
3、煤气热水器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也不应放置于家人活动的房间内,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4、使用发电机时,发电机只能置于室外通风处,尾气不能排向室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