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饿了,还是心饿了?
发布时间:2024-03-25 12:53:57 人气:0
你是否有过如下的经历?
看综艺时突然很想吃薯片,不知不觉中吃掉了一整包;忙碌的工作后,点了炸鸡外卖,虽然饱了但还是想吃,又点了另一份外卖;吃到了想吃的东西,但是过后又因为自己没控制住而非常内疚失落。
每个人都有感到饥饿的时候,但是有时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无法抗拒想吃某种食物的冲动,也许并不是由生理的饥饿产生,而是源于你的情绪。那么,该怎么判断你当时产生的饥饿是“胃”饿了,还是“心”饿了呢?
情绪性饥饿的六个特征
情绪性饥饿1.突然来袭,让你无法忍受。2.渴望某种特定的食物,其他食物无法替代。3.通常伴随着烦躁的情绪。4.心不在焉的进食,不知不觉中吃下一大份食物。5.吃个不停,-份食物也许不够,还想吃第二份、第三份,尽管胃会感到不舒服。6.会因过度进食而内疚不已。生理性饥饿1.循序渐进的,起初胃咕噜咕噜响,逐渐感到越来越饿。2.只要能填饱肚子,哪种食物都可以。3.饥饿只因为有四五个小时没有吃到东西了,是单纯的饥饿。4.可以选择要吃什么,并且可以注意餐具和正在吃的食物。5.当你感觉饱了就会停下来。6.不会产生负罪感。
人的情绪能直接影响食欲,引起体重增加或下降。而体重变化会引起心情波动。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负面情绪会让人难以理性思考,降低自控能力,不易控制食量.情绪稳定良好的状态下,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不依赖食物提供的精神愉悦。当感到情绪性饥饿时,试着闭上眼睛,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倾听你内心真正的声音。情感高敏感人群、完美主义者、高压力人群、体重管理失败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在体重管理中的情绪管理。总的来说,要明确减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康。稳住情绪,笑口常开,体重才能不乱飘。
体重管理中情绪管理的几个小妙招:
察觉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不要压抑情绪。
通过运动、看电影、听歌、和家人朋友倾诉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将情绪疏导。
将减重目标分成小目标,多给自己正面鼓励。
科学理性的看待体重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