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饮食莫入误区
发布时间:2019-02-03 18:00:00 人气:0
春节期间,最累的莫过于胃肠道,连续多天反复承受大量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膳食,消化、吸收、代谢的重任似乎已经不堪重负。因此,从某种意义讲,节后应该让它们好好休息,于是有人提出节后饮食要“素”,也有人提出“清肠”,实际上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素”和“清肠”的做法同样不利。不仅难以达到“休整”的目的,甚至还会“雪上加霜”为此,我们应该纠正春节后饮食的误区。
误区1:清理节日过多摄入的油脂。
节后大量进食燕麦、玉米、芹菜、韭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平衡节日期间过多摄入的油脂。如果节日期间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导致胃肠不适,那么,节后大量进食这些高纤维的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胃肠不适。因为这些食物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溶性粗纤维,一方面会延缓胃排空,造成腹胀、早饱、嗳气、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使节日期间一直“过度劳累”的肠道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可影响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铁、锌的吸收。
误区2:节后饮食以素为主。
以素为主的膳食会造成新一轮营养失衡,特别是动物食品里富含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必需脂肪酸等摄入不足。
那么,节后究竟应该怎么吃呢?应该保持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性。
1、四个“一”,即一定量的主食、一袋牛奶、一个鸡蛋、一斤蔬菜、一两豆类制品、一个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
2、两个“三”,包括3两瘦肉和3勺油。这些食物的摄入是必需的,但应避免油炸食物、肥肉和动物内脏等。
3、应有规律地进行“定时、定点、定量”用餐,即恢复到节前的进餐规律是极为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