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系列知识——科学防控近视,正确使用台灯
发布时间:2021-06-01 09:41:04 人气:0
良好的视光环境对提高学习效率,减少视疲劳,防控近视有着重要作用。学校教室视光环境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学生往往需要在家里做作业、阅读等,所以家里(书房)良好的视光环境同样重要,让我们来看看台灯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一、如何正确选择台灯?
正确选择台灯,请参照我国现行有效的《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9473-2017),此标准适用于在家庭、教室和类似场所作为读写照明用的台灯和宣称“护眼”的台灯。总体选择要点:3C认证;无蓝光、无频闪、无辐射危害;光照均匀;显色指数Ra≥80;色温≤4000K,3900k最佳;光投射书本上没阴影、没炫光;优质LED灯泡。
1、看是否有CCC认证标志
台灯被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必须通过CCC认证且加贴CCC标志才能出厂销售。目前对于不带电池的读写台灯,只有加贴了CCC标志的产品,才能表明产品符合了电气、机械等安全要求,可以安全使用。
2、视网膜蓝光危害等级
研究表明,青少年眼睛的晶状体对蓝光有较高的透过率,与成人或老年人相比,同样的蓝光会更多地穿过晶状体到达青少年的视网膜,也就是说同样情况下,青少年眼睛的视网膜受蓝光伤害的风险更大。因此对青少年使用的灯具应提出更高的蓝光防护的要求。国际照明学会经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将照明产品对人眼的蓝光危害分为4个等级:无危险类(RG0类)、低危险类(RG1类)、中等危险类(RG2类)和高危险类(RG3类)。目前安全标准规定,LED灯具产品的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1或RG2。为了更好的保护青少年稚嫩的眼睛,GB/T9473-2017规定,读写作业台灯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0。
3、灯具发出的光不应有不舒适的闪烁
频闪大于1250Hz(低风险),最好大于3152Hz(不可察觉)。眼晴长期暴露在频繁闪烁的环境下会造成头痛和眼疲劳、引发光敏性癫痫病、导致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因此目前在标准中提出了闪烁的要求,还未给出相关的试验和评价方法。
4、电磁辐射应符合要求
电磁辐射应符合GB/T31275-2014《照明设备对人体电磁辐射的评价》的要求。由于照明电器中使用电子控制装置高频工作产品的设计频率为大于等于20 kHz,灯具对人体的电磁辐射需要进行限制。
5、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要求至少达到国家A级,最好是国家AA级。长期在较暗、不均匀的灯光下学习、工作,轻则可能导致视觉疲劳,重则可能会导致近视等。足够的照度能保证眼睛对目标有良好的识别度,均匀的照度可避免眼睛目标上移动时频繁的调节,因此照度和照度均匀度指标是视觉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在进行读写作业的中央区域和边缘区域,灯具的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至少要达到A级,更好的是达到AA级。A级的照度要求是,中央区域(30cm)照度至少达到300lx,边缘(30-50cm)达到150lx,AA级的照度要求是,中央区域照度至少达到500lx,边缘达到250lx。A级及AA级照度均匀度要求均不大于3。
6、显色指数
80以上,越接近100越好。显色指数越高,表示在这类灯光下的物体颜色越接近真实颜色。在室内照明中,显色指数越高,物体就越鲜艳逼真。
7、色温
色温不宜超过4000K,暖白光。相关研究表明,蓝光可能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而影响睡眠,所以应避免在晚上长时间使用高色温的LED灯具。灯光色温过高就会发白、发蓝,直视对眼睛的刺激较强,特别是小孩,时间久了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损害。标准规定如果使用的LED光源色温高于4000K,灯具使用说明书上应有避免夜晚使用的说明;如果LED灯具有色温调节功能,灯具的使用说明书上应提示夜晚使用时将色温调节到4000K以下。
二、台灯使用注意事项
1.充分的照明:当自然采光达不到照度要求时,要开启照明进行补充。晚上开台灯学习时,为了防止明暗差距过大,应该同时把房间里的顶灯打开。
2.防止眩光:灯具要有灯罩,不能用裸灯。写字时,如果光线在握笔手的同侧,影子就会遮挡纸张,让主要的阅读内容都看不清晰。正确做法是,把台灯摆在握笔手的对侧,如果是右手握笔,就把台灯摆在左前方;如果是左手握笔,则把台灯摆在右前方。
3.台灯高度距离书面高度40-50cm比较合适:台灯过高,光线反射到人眼,会产生眩光;同时,近距离的强光还会在视网膜上产生光线滞留现象,使眼肌收缩,导致视力下降。台灯太低,光线所照射的范围就会过小,眼球只能看清小面积的区域,失去了可供远望的参照物,眼睛的调节系统一直处于只看近处的紧张压缩状态,容易使眼睛疲劳,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光源性视损伤”。
4.做好采光照明日常维护:定期清洁灯具,及时更换光亮不足或损坏的灯具,室内各表面保持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