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地震灾害后的饮用水安全防护

发布时间:2022-06-24 16:14:28 人气:0

    地震灾害发生后会产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城镇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系统会出现中断情况。部分受灾严重地区供水设施出现损毁状况。水是维持人生命的重要因素,水源是居民生存和城市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水源地则是为城镇生存发展提供清洁、优质和充足水源的生态环境基础。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广泛关注饮用水及水源安全和防护。

    地震灾区的供水水源通常是当地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地震造成地质结构发生变化,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江河水、山泉水、山溪水容易受到人畜尸体、塌方、泥石流、垃圾、粪便、生活污水等多种污染物的影响;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井水,因水井结构受到破坏,水质发生改变,少数地区水脉震断、水源消失、井水枯竭。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用水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加强饮水卫生宣传,不饮用浑浊、有颜色的水;饮用水要煮开喝,要消毒;刷牙漱口也要使用冷开水。

    2. 尽快清理修复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并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供水前必须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对于由集中式水厂供水的地区,也要对取出来的井水进行消毒工作。如果发生井水异常,一定要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对于正常供水中断的灾区,供水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瓶装水,二是水车供水,三是由各企业捐赠的供水设备。但对于众企业捐献的供水设备,必须加大其消毒力度才能保证安全供水。

    因灾区水资源有限,保护饮水水源显得尤为重要。应进行现场调查,掌握灾区水源的数量、分布、周边环境建筑等基本情况,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判断水质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饮用水水源。

    如果水源地没有受到破坏,就可以进行清理,把脏的东西挪开。如果取水口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要选择一个新的取水口,输送到自来水厂里面。

    对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防止水体污染,并设专人负责,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注意水井周围的清洁卫生,安排专人看护。取水时要采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公用水桶,严禁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