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戏打闹、玩手机……孩子眼健康的“安全锦囊”快收藏|寒假健康提示
发布时间:2024-02-20 09:55:51 人气:0
春节前后,节庆娱乐活动繁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一方面,各类玩具、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可能对孩子眼健康造成“有形危害”。另一方面,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课等各类视屏娱乐活动,也是危害孩子视力的“隐形杀手”。呵护孩子的眼健康,这份“安全锦囊”送给大家。
五大触屏安全提示
各类电子屏幕是孩子视力的“隐形杀手”,以下几条防护知识,帮您和孩子共同抵御视力损伤。
1.连续看屏幕不能超过20分钟
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眨眼次数就会减少,导致眼睛表面泪液蒸发过多,眼睛得不到滋养,出现假性近视和视疲劳等症状,如眼睛干涩、有异物感、视物模糊等。因此,连续看屏幕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中间需休息20秒,并注视至少20英尺 (约6米) 外的物体。
2.距离屏幕不能少于50厘米
孩子看屏幕时,容易不自觉地凑近去看,这样会使眼睛过度会聚、睫状肌更加紧张,加剧眼睛疲劳,还可能引起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3.光线要充足
昏暗的环境中,眼睛的瞳孔会扩大,屏幕散发出的蓝光会更多地进入眼内,对晶状体和眼底黄斑造成一定危害。
4.不可熬夜看屏幕
长时间熬夜、不规律作息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眼睛休息,让眼睛干涩、疲劳的症状更难缓解。
5.注意用眼卫生
孩子看屏幕太久,容易不自觉地揉眼睛。不洗手就揉眼睛,会导致细菌侵入眼表,引起眼部炎症和感染。因此,要注意勤洗手,改掉不洗手就揉眼睛的坏习惯。
三大原则避免“有形伤害”
如果说,“无形杀手”电子屏幕对孩子的眼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那么,各类玩具、燃放鞭炮等活动,则可能成为导致孩子们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凶器”因此,以下防护知识须牢记。
1.警惕各类“危险玩具”
儿童常见玩具,如玩具枪、玩具刀、弹弓和各种球类,以及常见学习生活物品,如笔、直尺、剪刀、竹签、筷子等,如果不小心伤到眼睛,轻则会导致眼睑淤青、眼角膜擦伤、眼结膜下出血,重则可能导致眼内出血、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等眼球“内伤”。
因此,要加强对这类物品危险性的认识,切勿让孩子拿着它们打闹。
2.受伤后要正确应对
当孩子的眼睛受到上述玩具和生活用品伤害后,即使孩子的眼睛看上去没有伤口,家长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此外,家长切忌自行拔出眼球上的致伤物品,不要清理从眼睛伤口脱出来的东西,应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就医。
3.燃放烟花爆竹受伤后,切勿自行冲洗
孩子要远离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一旦飞溅出来的火花、碎屑不慎溅入眼内,会导致各类损伤,如眼球变形、眼球破裂,而且烟花爆竹燃烧的热量也足以灼伤眼皮和眼球表面。
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情况时,家长不要自行冲洗或压迫眼睛来止血,应该让孩子避免用手揉擦眼睛,然后迅速找一块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住受伤的眼睛,并尽快带孩子就医。
保护孩子眼健康是家长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家长们在寒假期间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远离伤害眼睛的行为、眼睛受伤后要及时就医。让我们一起努力,呵护孩子明亮的双眼,一起安全度过愉快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