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
发布时间:2024-06-19 14:19:36 人气:0
高温热浪与预警信号
我国高温天气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气象部门规定如果高温天气持续3天以上可称为高温热浪。高温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

高温热浪可直接影响健康,导致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还可间接加剧人体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
热射病
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体温高达40℃及以上。
高温热浪的敏感人群
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高温作业人员、农民、快递员、外卖员等)
高温热浪如何防
关注天气变化和高温预警信息。
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减少阳光直射,早晚开窗,正确使用降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2-28℃。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穿着轻便,注意防晒,在阴凉处活动,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
及时补水、均衡饮食、关注自身健康,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随时与家中老人、儿童、孕妇和基础疾病患者保持联系。
户外作业人员需适时调整作业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