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慢跑能防7种癌!一次有效的“跑”要满足4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0:47 人气:0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协会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周进行2.5~5小时慢跑等中等强度锻炼:患肾癌、骨髓癌和肝癌的概率能分别降低11%~17%、14%~19%和18%~27%;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降低8%~14%;女性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也有降低,分别为6%~10%、10%~18%、11%~18%。
虽说慢跑强度不大,适合大部分人群,但运动期间心跳、血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中老年人切不可随意跑。有效慢跑要满足4点。
(1)速度不宜太慢。安静状态下,人的心率为每秒60~100次。对成年人而言,慢跑时心率大概控制在140~150次/秒,若为老年人,心率大概为130~140次/秒。慢跑速度可参照3~4分钟跑完400米。但老年人可放宽为3~5分钟。不过,慢跑速度也不宜太慢,否则与散步相当,无法提升心肺功能。为了逐步增加心率,运动者可由快走开始,慢慢调整为慢跑,逐渐调整呼吸。
(2)频率可视个人而定。一般来说,建议大家每次慢跑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并每天坚持。不过,具体频率需要根据运动者自身的情况: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心悸等情况,或第二天极度疲劳,或持续数日精神不振,就代表运动过量,需要减少强度或时长。
(3)地面硬度要有讲究。如果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没有雾霾,建议大家在户外慢跑,呼吸新鲜空气。但慢跑对地面要求较高,最好是塑胶跑道,其次是沥青路面;最好不要选择水泥地面。在较软且有弹性的地面上慢跑,不仅可以保护膝关节,万一不慎摔倒也可以减轻损伤。
(4)早九点后、下午两三点是最佳时间。清晨空气清新,但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建议大家在太阳升起前运动。中午温度太高,太晒,也不适合运动。夏季最好在早上9点后运动;冬季可选择下午2~3点进行,以免过冷或过热,对心血管造成刺激,影响血压,出现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