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作用 二、染色体畸变形成的分子机理

发布时间:2016-05-30 10:04:44 人气:0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作用

二、染色体畸变形成的分子机理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以往认为如果遗传物质DNA分子受到损伤,DNA分子产生变异,细胞就不能分裂或产生变异。近年来渐渐认识到正常细胞中具有一整套十分有效的DNA修复系统,借此能修复DNA分子的许多异常,使受伤的DNA分子迅速恢复正常,以保持细胞正常功能和遗传的稳定。辐射所致DNA损伤中,DNA链断裂与染色体畸变形成密切相关。Sakai等(1983)将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分为快修复的DNA单链断裂、慢修复的DNA双链断裂和不可修复的DNA双链断裂。关于不可修复型DNA双链断裂的成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在高剂量辐射情况下,DNA分子断裂较多区域中两个非常接近的断裂点相互作用所致。快修复型DNA单链断裂通过酶的作用以DNA双链中未受损的另一条单链作为模板,按原有的碱基排列顺序正确重建,实现无错误的修复。可修复型的DNA双链断裂两条单链在原位重接修复,DNA得到了正确修复,去除了辐射损伤。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可修复型DNA双链断裂易发生错误修复,断链往往发生不同形式的重组,进行错误修复,形成染色体重排,导致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可见染色体畸变是残留的未修复的DNA双链断裂,或DNA双链断裂的错误修复所致。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