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电离辐射

发布时间:2016-12-30 10:10:53 人气:0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由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构成的辐射,简称辐射。

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例如αβ粒子可以与原子中的电子直接碰撞后将其击出,形成一个离子对,称为直接电离。不带电粒子例如γ射线、X射线和中子引起的电离是它们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引起的,称为次级电离。机体受到各种电离辐射的作用称为辐射照射,或简称照射。人类受到的照射可来自体外,成为外照射,也可来自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称为内照射。

α粒子

α粒子是一个氦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它是由α发射体以某一不连续的能量和特有的半衰期而发射出来的。它具有下列性质:绝大多数在介质中具有相同的射程(布拉格峰);沿直线径迹运动粒子只是偶尔发生散射并且散射大多发生在靠近α粒子射程的末端。

α粒子射程很短,可以认为不存在外照射危害,但其内照射危害却极其严重。自然界中氡是造成α内照射危险的最重要的元素。

β粒子

β辐射的概念已经扩大到正电子辐射,β粒子是正电子和电子。它们的静止质量相同,电荷相等,符号相反。

α粒子不同,β粒子展示出一个连续能谱。核素表中查到的是β能谱的最大值。

电子与介质相互作用主要是电离、激发和辐射(轫致辐射产生X射线)。电子在介质中衰减过程基本符合指数规律。

β粒子可以构成外部伤害,深度和β粒子能量有关,高能β粒子还要考虑它通过轫致辐射产生的X射线的危害,而它的内照射危害却比α粒子小得多。

Xγ辐射

Xγ射线都是电磁波(光子)。唯一的区别是来源:γ射线是属于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X射线指的是在原子核外部产生的辐射。

它们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三种过程: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的产生。三种过程都产生电子。它们又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其它原子。

Xγ辐射穿透性强。对人体外照射伤害大,一般情况下需要屏蔽。而且它的反散射问题严重。但内照射的危害却要小得多。

中子

与上述三种辐射不同,中子不可能是天然衰变的产物,它主要是由核反应产生的。中子依据能量不同而分为热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和相对论性的中子。不同种类的中子和介质作用的机理很不相同。

中子屏蔽困难,对机体伤害大,还能产生感生放射性,是辐射防护中要认真对付的辐射。但它几乎不存在内照射的危险。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