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狂犬病疫情严峻  防治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4-10-30 13:27:06 人气:0

   我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有相关狂犬病的记载。除西藏外,其他省份均曾有狂犬病报告。1950年以来,我国累计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超过11万例(不含港澳台,下同)。近年的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一直位于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最高达1900多人。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整个80年代,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数都维持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死亡数5537人。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重新出现连续快速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国报告死亡数高达3300人。

   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近5年来狂犬病死亡累计人数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分别为广西、贵州、广东、湖南和四川,合计报告数占同期全国病例报告总数的60.85%。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10/10万以上,出现了狂犬病的暴发流行。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狂犬病不但病死率达100%,且发病后景象非常惨烈,导致周围人群被犬、猫等动物伤害后产生极度恐慌、恐惧心理,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一是病死人数多且病死率最高。1950年至2008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数119983人。近五年,狂犬病报告死亡数始终处于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病死率达100%。二是暴露后处置费用高。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可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病,但目前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费用较高,对经济条件普遍落后的农村地区居民来说,这种每次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预防处置费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三是占用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近年来,每年狂犬病疫苗使用量约为1200万至1500万人份。每年需大量生产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开展宣传教育和暴露后处置等狂犬病防治工作,占用了极大的卫生资源。四是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狂犬病发病后的惨状给家属和旁观者都带来极度的震撼和恐惧。加之过去的不当宣传,使得一些被犬、猫致伤者长期处于忧虑之中,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甚至发展成强迫症和“狂犬癔症”,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发生狂犬病疫情后,狂犬病患者和狂犬动物可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会在当地群众中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和一定的恐慌。此外,犬伤人后无论是否发生狂犬病都会引发邻里矛盾,给当地的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因素。五是对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狂犬病疫情的持续存在,使其成为外国人来华前首先考虑的旅行免疫传染病,对我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国际声望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地区采取得强制性大规模灭犬措施,客观上虽起到了一定的控制疫情扩散作用,但造成的局部社会反响,给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

   国内外经验都证明狂犬病可以预防控制。我国狂犬病疫情防治形势如此严峻,造成的危害如此严重,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