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6月龄至36月龄儿童家长手足口病宣传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14-10-30 13:33:57 人气:0

    为了保护您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希望您主动学习和了解以下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2008年纳入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

    该病传染源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生,一般4-6月为发病高峰。该病有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主要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该病目前无特异性的疫苗可预防,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

微信公众号

事业单位 © 2025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51469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