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4-10-30 13:37:41 人气:0
1.流行病学特征
NV腹泻流行地区极为广泛,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19%~42%系NV所致。在美国流行更加严重,1976~1981 年美国成人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中有 42%是由NV引起的,1996年1月~1997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90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中,96%是NV引发。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得到类似结果。1995 年我国报道第1例NV感染起,陆续对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区NV感染暴发进行调查,结果证明NV感染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
NV感染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分布在学校、家庭、医院、军队、幼儿园、旅游区等,多在集体机构以暴发形式出现,1996~200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348起暴发,136起发生在饭店,101起在疗养院或医院,42起在学校和托幼机构,69起在度假场所和游船上。
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可传染。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在自然界中污染水或间接污染食品,很容易造成暴发。暴发期间空气和污染物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播媒介。暴发中涉及的食物广泛,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和木莓等直接食用品为主,其中贝类很可能来自污染水域,NV可以在贝类生物体内累积,而且用消灭大肠杆菌的方法不能净化,木莓也因污水浇灌而遭污染。
血清抗体调查表明,一般NV抗体在童年逐渐获得,发展中国家抗体阳性率高于发达国家同年龄组儿童,如在日本4个月~1岁的婴幼儿NLV抗体阳性率<10%,而科威特5~11个月的婴幼儿Mexio Virus (MX)和NV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79%和90%。我国7~11个月的婴幼儿MX和N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2%和41.4%,3岁以后2种抗体的阳性率均达80%以上。目前认为,NV抗体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是长期免疫作用。约半数患者病后可获短期对同株病毒的免疫,而不能对其它毒株产生交叉保护作用,所以极易出现反复感染。
2.预防控制措施
2.1 预防措施
2.1.1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1.2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理想的疫苗。
2.1.3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2.1.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2.2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2.2.1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2.2.2突发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2.3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2.3 流行期措施:
2.3.1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2.3.2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2.3.3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3.4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2.3.5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2.3.6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2.3.7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